2017年12月20日,在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500千伏邕州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区看到,一个高约30厘米的机器人,正在对变电站电缆沟内的设备进行逐一“巡视”
这款机器人是南宁供电局首台“上岗”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身高约30厘米,其头顶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与摄像头相配套的2.4G图像传输设备、照明系统、遥控操作设备,这使得机器人可以在对电缆沟进行无死角巡视中实时将画面传输至远端监控台,方便后台人员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现场工作人员耿昌易讲,电缆沟空间狭小,巡视死角多,往往只能由一个人半蹲下来进行检查,巡视效率较低。一旦发生电缆故障,故障查找难度大,无法快速准确地查到故障点,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变电站巡视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实现电缆沟快效巡视工作。他以巡视检查100米电缆沟为例说,传统人工巡视需要45分钟,共需要2个人为一组开展工作。使用机器人后仅需要15分钟,且只需要1名工作人员,极大地提升了电缆沟的巡视质量,并有效缩短了电缆故障排查时间。
当时客户面临问题:
1.电缆沟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主要用来放置10kV和20kV等级的电缆。电缆沟内空间狭小、夏季温度高、气体环境恶劣,沟下巡检行走不便且需要携带红外测温仪、有毒气体检测仪、手电筒和相机等多种工器具
2.电缆沟发生紧急事件时,如起火、冒烟或不明原因断电等,抢修人员应急抢修工作费时费力,无法靠近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处理,且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3.近年来发生多起电缆沟着火事件,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解决方案:
广西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南方电网五省区的中部,承担着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的重任,供电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供电客户1142万户。2017年,我司和南宁电网联合开发了小型履带巡检机器人。底盘采用直流电池供电,最高时速为600m/h,机体均采用专业的三防材料覆盖,自带的履带式行走装置能够更好地应对电缆沟内复杂的地面环境,不仅解决了过去依靠人工巡视电缆沟费时费力的问题,也解决了恶劣天气下巡检难度和危险度高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电缆沟的巡视效率,能够更有效地保证设备巡视质量,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客户评价:
1.履带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后,减少电缆巡查员岗位6名,每人每年10万元计算,平均每年可节约30万元。
2.在危险区域、狭小密闭空间、巡检强度大等场合作用显著。
3.收集到的后台数据库可为检修指导,异常分析提供帮助,大大减少电网的维护成本。